不久前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指出,金融领域要推动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广泛应用。在2025年金融街论坛上,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旗下的太平再保险(中国)公司,发布了首个再保险垂直领域AI智能体——“睿书”。
再保险作为一个细分行业,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一是专业壁垒。再保险通常涉及保险、精算、法律等多元知识的深度融合和复杂的条款,形成了较高的专业壁垒。二是个性服务。再保险业务是量身定制的风险管理服务,难以标准化和简单复制。三是合规要求。金融业强监管的属性使得再保险必须满足很高的合规要求。四是效率瓶颈。再保险业务通常由各个领域专业人员协作完成,需要大量人工操作,效率瓶颈比较明显。
由于这些特点的存在,再保险在原有的技术环境下很难实现智能化,但新一代人工智能为解决行业痛点创造了条件。
“睿书”以技术通用化、能力专业化、场景垂直化为主线,将大语言模型与再保专业知识深度融合,构建“意图理解—知识推理—决策生成”的智能化解决方案,首期开发了智能合约助手、专业问答助手、智能核保助手三大功能应用。
再保智能合约助手:端到端智能生成,破解服务难题。一份再保险合约中包括了很多的专业内容,涉及不同的险种、不同的条款、复杂的保险责任计算,以及详细的理赔、账务、财务、法律等约定,而且对准确性、严谨性、合规性要求很高。过去这样的工作,需要跨专业的团队协同,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都很高。“睿书”的再保合约智能助手通过RAG+专业知识库的模式,将不同类型的再保险合约进行向量化拆解,同时通过严密的分析规则对内容进行精准匹配,在确保专业效果的同时克服模型幻觉。可以端到端生成超过10万token的复杂再保险合约,准确率高达95%以上。过去一个团队几天才能完成的任务,现在几分钟就能搞定,服务能力大大提升。
再保专业问答助手:深度知识问答,从通用理解到专业精通。再保险从业者总是面临知识不够用的问题。除了专业知识以外,还包括不断更新变化的法律制度、监管规定、财务精算等各领域的相关知识。同时,典型案例和行业经验这类“软知识”,也有很高的价值。通用的AI模型对于细分领域的知识,无论准确性、深入性、时效性都有欠缺,在理解和使用上也有很大的问题。“睿书”从系统知识、行业经验、前沿研究三个维度构建深度融合的知识图谱,打造知识端、检索端、工作端三位一体的智能问答助手,克服了通用模型难以适配金融细分领域专业语义与逻辑推理的问题,做到“问得深、找得到、答得准、用得上”。
再保寿险智能核保助手:高效人机协同,破解效率瓶颈。寿险业务的核保是一项多流程嵌套的工作,涉及数据整理、精算定价、经验分析、条件设置、方案交付等很多环节。不同环节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差异很大,还需要使用不同的专业工具。无论是由一个人全流程操作,还是一整个团队协作,总会面对“整体性、时效性、交付质量”之间的矛盾。“睿书”将每一环节的工作进行细化拆解,针对不同场景设计不同的AI辅助模式,再通过AI串联所有环节,并动态优化的工作流程。实现了“AI模型+专业工具+人工操作”相互协同的工作机制。一个人就像一个团队,工作效率提高50%以上。
再保险是保险的保险,在支持实体经济、服务民生保障、构建保险业新发展格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我国再保险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专业能力、技术实力、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都有待提升。在科技推动行业变革的大背景下,太平再保险(中国)公司将“模型能力、专业经验、业务场景深度融合”,打造智能化特色竞争优势,是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实践。
中央关于“十五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抢占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制高点,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未来,太平再保险(中国)公司将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继续聚焦主责主业,推进“人工智能+”战略,做专做精,做优做强,为金融强国建设贡献太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