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保官方网站!

瑞士再保险:三大机遇将成为中国寿险与健康险的未来新动能

08-01 12:35

近日,瑞士再保险在北京举办了寿险与健康险主题媒体圆桌会,瑞士再保险寿险与健康险再保险首席执行官沐睿柏 (Paul Murray)、中国区总裁及中国区再保险业务首席执行官尚卓博 (Beat Strebel)、以及中国区寿险与健康险再保险董事总经理张永强参加了此次圆桌会,并在会中深度剖析了全球经济放缓与中国市场结构性调整的背景下,寿险与健康险行业面临的短期挑战与长期机遇。

 

瑞士再保险方面一致认为,尽管中国市场短期内面临消费信心低迷与低利率环境的双重压力,但人口结构变化、针对性的政策改革以及医疗市场的持续开放,正共同汇聚成驱动行业未来发展的强大动能。行业参与者正在积极行动,通过产品创新与战略升级,共同塑造和定义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未来道路。

 

短期承压,全球及中国市场的周期性与结构性挑战

 

瑞士再保险指出,全球经济的短期放缓正直接影响保险市场的增长节奏。预计2025年全球GDP增长将放缓至2.3%,导致全球寿险的实际保费增长率从2024年十年来的最高点6.1% 急剧放缓至约1%。然而,经济不确定性也促使消费者更偏好具有保值功能的储蓄型产品,同时,长期国债收益率的走高与退保压力的降低,有望改善寿险公司的盈利能力。

 

聚焦中国市场,短期挑战尤为突出。主要来自于以下方面:

 

增长放缓受前期需求释放等因素影响,预计2025年中国寿险实际保费增速将放缓至2.8%。虽然这一增速在全球范围内仍属稳健,但与过去两年14.1%的年均增速相比,则显得相对较低。

 

消费和利率构成核心压力。消费信心低迷和利率持续下降是中国市场当前面临的两大“逆风”。前者抑制了保险产品的购买需求,后者则直接挤压了保险公司的盈利空间。

 

资产负债错配风险。低利率环境加剧了保险业最大的焦虑之一——资产负债久期错配。中国寿险负债的平均久期超过12年,而可用资产的平均久期仅为6年左右,存在近6年的久期缺口。固收类资产作为险资主要配置类别,其平均久期为5.6年,这使得保险公司面临着每年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的巨大再投资压力。这种错配不仅可能导致保险公司在资产到期时,被迫以低于预期的利率进行再投资,还可能促使部分公司为追求回报而投向风险更高的资产。

 

机遇涌现,驱动未来增长的三大核心引擎

 

尽管短期面临逆风,但瑞士再保险对中国寿险与健康险市场的长期前景依然非常乐观。尚卓博认为,三大机遇正在重塑中国寿险与健康险行业格局:

 

首先是人口结构剧变与银发经济崛起

 

中国正经历全球最快的人口老龄化进程之一,预计从2024年到2035年的短短十年间,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将从22%激增至30%。相比之下,德国完成同等幅度的增长花费了57年。这一深刻的人口结构变化,将催生对保障型保险、商业养老险及长期护理险等“退休金融”服务的巨大需求,为保险公司扩大保障范围、开发中老年专属产品提供了绝佳机会。

 

同时,我国对行业有着目标明确的政策改革中国政府正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为商业健康险的发展注入活力。

 

比如,目前通过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等举措,厘清了基本医保与商业保险的责任领域,明确保障边界,为商业险覆盖新药和特殊治疗开辟了空间。

 

监管机构正也在积极促进基本医保与商业健康险之间的数据共享与整合试点,推进数据互联互通,这为更精准的产品定价和高效的实时理赔奠定了基础。

 

应该看到,尽管中国内地的商业医疗险密度在过去十年增长了8倍,但与全球及德国、中国香港等成熟市场相比,其保险深度和密度仍处于较低水平,预示着未来巨大的增长空间和增长潜力。

 

此外,中国的医疗市场也在进一步开放

 

近期,中国政府宣布在9个城市鼓励设立外商独资医院,并支持其与国内外健康险公司对接。这一举措将引入全球先进的医疗服务与最佳实践,从而激发医疗保险领域,特别是中高端产品的创新,帮助险企通过“高端医疗+服务”的模式实现差异化竞争。

 

创新求变,行业应对挑战与把握机遇的未来路径

 

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市场环境,瑞士再保险方面认为,保险行业必须在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和战略定位上积极求变。

 

这其中,产品创新是核心突破口。在低利率时代,产品策略正发生深刻转变。

 

由于投资端面临利差损压力,保险公司正将重心更多地转向能创造承保利润的保障类产品,从“利差”,转向“死差”和“费差”。沐睿柏便指出,西方市场在长期低利率环境下的经验表明,行业会从提供高保证利率的储蓄型产品,转向将投资风险转移给投保人的“轻资产”产品。

 

健康险同样被视为未来增长点。张永强表示,在我国健康险市场突破9000亿保费规模之后,健康险的增长将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受益于DRG/DIP改革和创新药目录的医疗险;二是在需求驱动下,杠杆率更高、更具多元化的下一代重疾险;三是越来越多险企正认真布局的护理险。

 

整体来看,未来的产品设计需更具前瞻性。行业应聚焦客户的全生命周期需求,开发能够覆盖客户整个生命周期的“可转换产品”。这类产品可以根据客户在不同人生阶段的需求,从早期的身故保障平滑过渡到晚年的收入保障或护理费用保障。

 

随着产品创新的推进,再保险公司将展现更多、更丰富的行业担当。作为行业的稳定器和创新引擎,瑞士再保险致力于在中国市场发挥关键作用。

 

知识与数据赋能方面,瑞士再保险拥有162年的全球经营历史,积累了丰富的风险知识和数据。公司愿意将这些宝贵的资产带入中国市场,与合作伙伴分享,帮助客户提升定价的精准性。在低利率环境下,承保利润变得至关重要。

 

公司还大力投资于数字化解决方案平台,通过技术驱动效率。如结合了先进技术和AI的瑞再智能核保平台Magnum,旨在帮助客户提升端到端流程的效率与质量。

 

最关键的,还将进一步完善再保核心能力与解决方案。除了提供风险转移和承保能力这一基础业务外,瑞士再保险还合规地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资本优化解决方案,助力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展望未来,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将持续提升。瑞士再保险预测,未来十年中国在全球寿险与健康险市场的份额将增长至17%。面对一个日益成熟、专业且充满活力的中国保险业,瑞士再保险重申其服务中国客户和市场的长期承诺,将继续与行业伙伴同行,共同推动市场的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